close

image

超級預測這本書,光是書名就跟Nassim Taleb的黑天鵝事件及隨機騙局矛盾。在黑天鵝事件及隨機騙局內,作者強烈表達了事情無法預測,尤其是真正重要的,那些會影響世界的事。而超級預測這本書,正好是處於另一個極端-- 作者認為世界不只可以被預測,更可以透過訓練來增強預測能力。

 

作者認為預測是一門科學,可以透過科學方法來評估預測的準確度。並且,作者也認為預測就像是數學,閱讀,理解,運動等活動一樣,是可以被訓練的。透過訓練,每個人的預測能力都會進步。本書主要是以作者的一個研究-- 良好判斷計劃(Good Judgement Project,GJP)。 GJP這個計劃是情報體系底下的情報先進研究計劃局(Intelligenc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ctivity, IARPA)所贊助的研究之一。該研究主要是邀請了一群人,並且讓他們對於某事件的未來走向做出預測。預測內容,發生的可能性(%)必須要不斷記錄,直到發生。最後再以布賴爾評分(Brier score)評斷準確度。若是完全正確,則為0分,完全相反為2分,毫無關聯,就如同擲飛鏢預測一般為1分。 透過這個評分方式,作者發現預測是可以被訓練的。除此之外,預測若是以團隊進行,其準確度也會比個人來的提升。

 

參與研究的學員,在第二年及第三年的準確度,會逐漸提升。而有一群被稱為“超級預測員”的學員,進步的幅度更為驚人。透過研究分析,作者總結出超級預測員的具備一些特質。

1)謙虛- 能夠認錯,並且做出修正

2)能從不同角度切入問題

3)不斷的嘗試- 永遠懷疑自己的推論是否正確

 

但是,若是事情可以預測,那麼黑天鵝事件的作者描述的難道不對嗎? 作者在書中有提到這個問題。作者認為,要評斷黑天鵝事件能不能夠預測,首先要先定義何為黑天鵝。若是不少“黑天鵝”其實都是灰天鵝,則大多數歷史上的黑天鵝都是可以被預測的。作者舉例,黑天鵝事件中提到的911事件,其實在1994就有一個打算劫持噴射機撞向埃菲爾鐵塔的計劃被粉碎,而1998年美國聯邦航空總屬也有檢視過飛機被劫持並撞向世貿中心的可能性。因此作者認為這些事並非無法被預測的,雖然很難想像,但是這類灰天鵝還是有可能可以提前想到。

 

再者,作者認為即便黑天鵝的發生我們無從預測,我們也能在其發生後預測其結果。假設我們無法預測到911的發生,但是在911的發生後,我們可以根據當下的局勢,做出接下來事件走向的預測。好比說美國的反恐運動是否升級?中東局勢如何?國際油價是否會被影響?作者認為所有大問題都能拆解成小問題,而小問題可以被預測。一旦我們能夠預測小問題的結果,則大問題的影響就也能被預測到。

 

雖然說本書有股“實證預測”成果發表的味道,但是我個人還是黑天鵝派因為若是我們能夠預測某事件發生,則該事件必然會提前發生或是不會發生。若是預測到911會發生,則911不會發生。那麼預測還叫正確嗎?若是預測到了下個禮拜某股大漲,則在大漲前大家就會買進而造成現在就大漲。如同電影少數派報告(minority report)中, John將球推下軌道,在即將掉落之際就被 Danny阻擋一般,最後球就是沒掉。雖然看起來好像快掉了,但是結果就是沒掉到地上。若是預測真的可行,則未來知識提前到來,或者不會到來。人類不是一種有機會獲得22世紀的科技還會堅持使用21世紀的物種。

 

 

arrow
arrow

    lylemushroo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